启航观点

小企业规范化的五层次

    企业规范化是很多小企业老板日思夜想的,并且做了很多尝试,大多效果不理想。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小企业的规范化。


    01首先,为什么非要规范化?

    第一个目的,树形象。摆脱外人对小企业不正规、小散乱的印象,提高企业形象,对内对外都好看。小企业,到处遭白眼,是个现实。贷款?没戏。招人?不愿意来。投标做生意?也不顺利……

    第二个目的,树规矩。主要是管理员工的需要。特别是薪酬,天天被员工缠着加薪,老板们着实浪费了不少脑细胞。

    第三个目的,谋发展。企业未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早晚总要走规范化的路。规范化的好处,老板们还是很清楚的。

    但企业规范化的路,并不是那么简单,走的也不是那么顺利。我们今天只谈小企业,很多大咖(包括国外的专家)已经把企业发展的阶段写的很清楚,但小企业与一般意义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小企业的发展,包含在企业发展里的第一个阶段里,大咖们往往不屑于谈起。但0~1的路是最难的,绝大多数企业一生都没能走到1。所以,有必要针对小企业的规范化做一个针对性的讨论。


    02小企业的规范化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治层次。个人英雄的阶段,企业以创始人和他的家人、朋友们为主组成。心无嫌隙,合作顺畅。可以说这是个完全的人治阶段,不需要任何制度,管理风格人性化、强调“企业就是家”,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企业初创阶段,但很多民营的小企业已经存在七八年,仍然在这个层次,虽然规模不大,但战斗力和效率超强,算得上“小而美”企业。

    第二个层次:文化治理。这时候的小企业,已经开始有规范化的想法,也有了内部的部门分工,但主要的规范停留在表面上。最直观的表现是讲究企业文化、制度。

    所有的会议室、走廊、门上全都贴满了口号、标语,员工开会讲激情、喊口号。当问及这些口号的来源,一般都是老板想的,或者是网上看到的觉得不错就抄来了。还有的企业借用了国学、佛教等形式和道义。

    企业也编制了很多制度,所有的制度都贴在墙上。但问到员工甚至老板的时候,实际执行并不是按照制度执行的,常常说到“制度是这么规定的,不过也没这么做”。

    小企业五层次.png

    第三个层次:监督处罚。这个层次的企业,核心骨干里来自外部招聘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元老。管人成为老板的关注点,老板要在微信群、或者摄像头里监控员工的一举一动。考勤、监督、奖惩成为企业规范管理的重点。钉钉是小企业的标配,“996”、“715”是倡导,奖惩基本上是惩大于奖。外聘员工流动比较大,一部分是员工主动离职,相当一部分是老板不满意开除的。企业不停地招人,也不停地开人。老板对员工要求高于员工的表现,常常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

    第四个层次:形式的规范。老板往往乐于学习,听了社会上很多各式各样的管理培训,回来就按照学到的理论进行内部变革。最常见的变革是共享经济、平台管理以及股权激励。画了很漂亮的组织结构图,也做了职责划分。但这种规范并不成体系,常常是限于职能部门自身的规范,不能够与业务活动联系起来,并没有实现组织调整的真正目的。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形式大于内容的“规范管理”,最大的影响是管理活动无法支持科学的薪酬、绩效管理以及后续的管理提升可以说对组织能力建设基本起不到作用。即便是高薪招来的从大企业工作过的资历不错的人才,引入了全套其他企业的制度、规范,但实际上也发挥不了作用,招的人也留不住。

    第五个层次:内容的规范。达到这个层次的企业能够做到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制度不一定多,最关键的业务流程是顺畅的,很多事还是要靠人去灵活处理,但即便是灵活处理也不是事事请示,而是有基本的规则可循。老板的事情没那么多了,老板不在,例行的工作企业也可以转起来。这就算真正实现了内容的规范化。至于这种规范是用的平台模式,还是科层制结构,或者是阿米巴模式,是不是实施了股权激励,那些都是工具,对规范化来说并不重要。小企业规范化关键是打好基础,围绕业务把每件事立规矩,规矩能得到执行,不打折扣,这就够了。小企业规范化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也永远没有到位的时候。


    更多企业管理问题,联系助力启航管理咨询。本文为助力启航肖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