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观点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五大显性原因和五大隐性原因

    招人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好容易招到合适的人,又发生流失,让中小企业的人才短缺雪上加霜。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成本,招到一个合适的人才一般至少要一到两个月,到岗后还要一个月适应的时间,这就是三个月的人工成本,再加上由于一个人的离开给团队成员、客户等等相关人员带来的工作习惯、工作标准、信息衔接等等重新磨合的过程,构成了巨大的隐形成本。团队没有连续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成为很多中小企业长不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以往企业都说“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但现在却发现不那么灵验了。广为流传的说法还有马云说的“第一,钱没给到位,第二心受委屈了”,话说没错,不过阿里大厂说的金科玉律放咱中小企业也就听听,当初阿里只能出得起500块的时候还是有人愿意来、支付宝员工吃苦受累到了年会还被集体骂哭可是也没几个人流失,为啥?

    中小企业有自己的实际困难,人工成本就那么多,赚钱就那么难,招人难是实实在在的,好容易培养出来的年轻员工流失可是大多却并不知道真实原因。只有了解了员工的所思所想,才有可能针对人才流失有的放矢,保住企业的宝贵人才。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人才流失问题。我们访谈过很多企业的员工,当谈到员工跳槽原因时,最集中的五个显性的原因是:


    TOP1:挣得少


    谈到跳槽,员工说的最多的就是收入问题了。很直接,另一家企业能出到更高的薪酬。干差不多的工作,能挣得更多,当然有充分的理由跳槽。“反正也是打工,哪给的多就去哪,什么赚钱干什么。”马云爸爸说,钱没给到位,那是真理。

    但是,收入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里面大有学问。这里面涵盖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薪酬策略。

    说的是企业在人才市场上采取什么样的薪酬定位,跟市场营销是同理的,我家是走高端、大众、还是低价位。放到人才市场上,就是我只挑名校给最高的薪水,这是一种,一般也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喜欢这么玩;市场上同类岗位一般是多少钱,我也给多少钱,这是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方式;但也有第三种,比如阿里刚建立之初,每个人也就500块,即便是放在1999年,也就只是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还是说他们里面最低的岗位),可是就有人放弃了副总裁50万的年薪来啊,你说为什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工成本有限,当然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薪酬策略,比如最稀缺的岗位给出比较好的薪酬策略,一般的可以中低水平。

    第二,薪酬调整。

    有趣的是大规模流失反而是发生在加薪以后、或者是一部分人加薪另一部分人没加薪的时候,“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差不多的收入,有一个人到老板那去争取得到了加薪,其他人纷纷也提出加薪,否则就辞职!这种情形很常见,所以,怎么加薪是个学问,格力电器有一次对外宣布员工每人加薪1000块,如果不是有特殊宣传目的、或者是太豪横,没人会这么干。这种加薪的效果是最差的。让干得好的加薪,干得差的不加薪,让大家心服口服,也才有可能对员工有个正向的引导。这就涉及到下面说的第三点。

    第三,绩效评价。

    加薪不加薪,凭实力说话。“我跟他一起来的,凭什么他涨我不涨”、“我干了这么久辛辛苦苦也没出过错……”,类似这些说法更多地发生在同级别同岗位的员工之间,明明你是给能力强的人加了薪,可是能力差的人总是要跳出来。所以,加薪要加薪的有依据。我的一个客户就是采取员工技能评定的方式,明确了技能的要求,考过了加薪,考不过继续努力,员工真格得学啊、练啊,通过这个过程企业选拔出来不少年轻、资历浅但潜力大的好苗子。


    TOP2:不喜欢这个企业


    类似的说法还有“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小企业~~”说完了,还要拉个好长的音儿。其实,潜台词是对企业的规范性有质疑,认为企业没什么规矩,反正人家是一家人,外人肯定不会得到重用。或者是企业里也没什么标准,资源也都是企业的,人在这里干时间长了,学不到东西,也没什么前途。要么就是企业太小,行业不好,感觉没实力,说出去也没面子。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

    Top3:不喜欢这个老板


    被员工这么说的企业,其实往往经我们了解老板并不是张牙舞爪、青面獠牙、暴跳如雷的。之所以会有这个结论,往往是来自于一些事情的处理,比如员工申请离职,老板承诺年底发奖金得以挽留,但是到了年底却又全然不见承诺兑现;还有老板今天说大家可以拿销售提成30%,于是员工群情踊跃,结果看销售情况比较好,老板又改口说必须要超过一个目标才行,这么几次三番下来,员工也没什么斗志了,朝令夕改成了对老板的刻板印象。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市场变化比较大,或者老板确实喜欢平时乱承诺过后又不兑现。所以,企业在一些重大事项上,特别是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上,还是需要认真做一个设计,即便市场是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也应该有个说法,而不是出尔反尔授人以柄。

    朝令夕改确实在很多老板身上发生,早晨刚安排的事情,到了中午就变了一个样,所以员工学聪明了,每次都等等看,老板不变了再去启动,如果老板忘了就不用白费劲了。这种情况在小企业非常常见,即便是在一些大企业也时有发生。


    Top4:干着累


    员工口中说的“累”,往往并不是“007”、“996”的累,而是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常常是疲于奔命、劳而无获的辛苦;可能是由于公司内职责不清、流程不顺畅,发生在临门一脚、需要支持协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什么都要自己来做;或者关键时刻不仅没人帮助,还有人挑剔什么什么手续不齐;公司提供不了组织的力量,完全依赖员工个人努力,甚至一个人拼命干,其他人闲着,收入还差不多。时间长了,留不住的恰恰是最能干的员工。


    Top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自从那个辞职做电商的老师创造这封辞职信之后,这句话被无数年轻人作为辞职的理由。这些员工往往是涉世未深,对自己找到的这个第一份工作说不上不满意,收入也说不上低,只是想试试其他的企业、其他的行业,看看自己这样的旷世奇才应该找个什么样的机会去发挥作用。

    上面说了员工比较常见的几个辞职理由,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多数表面上的理由下面都隐藏着企业的一些隐性的原因,这些问题才是解决人才流失的根源。


    01


    隐性原因之一: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一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都是招聘,要找到合适的人!否则后面的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员工发展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都是白费力气!招不到合适的人,招错了人,才是企业最大的损失。阿里巴巴在初创期就讲究招人要“闻味”,后来干脆把“闻味官”当成了招聘的最后的一关。目的就是,除了员工专业技能的要求,还要对企业有认同,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员工,本来就是来体验生活的,未来工作中稍一遇到挫折就可能打退堂鼓,工作中有可能不是那么踏实和投入。正由于此,阿里巴巴初创时一律都是招的二流三流学校出身的员工,曾经有一度招了很多光彩照人的名校、海归,后来绝大多数也都流失了。不过如果这些员工离开企业以后发现还是原来的企业好,在没有其他不良记录的情况下,这类“归巢”员工也很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02


    隐性原因之二:没有建立起初步的管理框架

    小企业的优势就是灵活机动、给人才提供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小企业一开始往往就是人治,人治本身没有错,人治并不意味着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即便是人治,也要有规矩,企业需要在成长之初就逐步建立起基本的管理框架。这个框架是依照业务的流程、围绕客户建立起来的,开始的框架,不需要多么高大上,只要能够把最关键的几个岗位、几个事项串联起来,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基本职责,建立最基础的工作规则,让员工之间能够处理最基础的事项,让组织运转起来,实现人管人和制度管人的平衡,不发生由于老板非故意疏忽导致的朝令夕改等等低级错误,创造人才能够生长的土壤,这就够了。

    经常有企业说,给我一套别的企业的制度,我替换一下用就行了。世上不存在这么一套广泛适用的制度。借用小米副总裁刘德的一句话:“有人把小米的管理模式提炼出来,说拿着这套方法照着做就可以跟小米一样成功了。这是懒人思维!没有一个成功是可以完全复制的,也没有一个公式是万能的。”

    03


    隐性原因之三:没有建立起动态的收入分配机制与考评体系

    收入分配制度确实是最核心的制度,在企业规模不大、承受能力有限的时候,更要强调收入的内部公平性,即使是略低的工资水平,也要通过公正的评价、动态的调整、及时的反馈,让企业的激励体系能够促进和引导人才的成长


    04


    隐性原因之四:企业没有形成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统一的整体氛围

    正如IBM的黑西装和谷歌的穿拖鞋、牵狗上班一样,人们对企业已经形成一些固有印象,这些印象一旦形成,它会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很难改变。郭士纳上任第一次开会就是从不穿西装只穿衬衣开始的,从形式的打破逐渐触动到企业无形的刻板习惯。

    有人会说小企业哪来的企业文化,非也,哪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六脉神剑是文化、华为基本法是文化,有的老板说我们没有企业文化那也是企业的文化!


    05


    隐性原因之五:企业没有前途

    这最后一条是最重要的,企业如果没有前途,哪怕再金碧辉煌的办公场地、再声势浩大的外部宣传、再多的股权激励,都可能很快昙花一现。

    企业有前途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

    企业从事一个新兴行业,具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老板是某技术领域的大咖;

    企业身处传统行业,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屹立十年不倒还在稳步发展;

    企业员工心态平和、状态稳定、离职率低;

    老板心胸开阔,独具慧眼;

    核心团队团结、配合默契;

    等等。

    哪怕是小企业、哪怕眼下企业没有盈利、哪怕工资低、哪怕目前什么管理制度都没有,只要企业确实有前途,未来会有发展,还是会有人愿意加入。

       

    更多企业管理问题,联系助力启航管理咨询。本文为助力启航肖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